11月8日,2025年第六届江苏省研究生“智能经济与管理”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举办。论坛由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商学院承办,河海大学协办。我校副校长吴嘉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刘江涛,我校商学院院长冯博出席论坛。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参与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商学院执行院长邓天虎主持。
吴嘉炜指出,苏州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学科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学科建设、科研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成效,商学院在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多项科研指标跻身全国前列。她勉励与会研究生代表珍惜此次交流契机,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学术灵感,在交叉融合中提升创新能力,共同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管理知识体系贡献青春智慧。
刘江涛回顾了江苏省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对我校商学院连续承办六届创新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正在深刻重塑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范式,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广大研究生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真问题,努力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栋梁之材。
冯博全面介绍了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综合影响力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果,并表示学院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协同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互鉴,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经济管理学科的新范式、新理论、新方法,努力构建跨地域、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共同体,携手推进经管学科的建设和繁荣发展。
邓天虎宣读本届论坛获奖论文评选结果。经过专家双向匿名评审与多轮严格遴选,有61篇论文入选,最终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7篇。与会嘉宾共同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河海大学商学院院长张长征主持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金碚以“引入人工智能因素的经济学理论叙事体系”为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范式和价值逻辑的重塑作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志斌围绕“AI大模型在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应用、挑战与展望”展开论述,系统梳理了大模型技术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实践场景与发展瓶颈,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前瞻性判断。
六个分论坛中,与会代表围绕“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运营”“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应用”“数据治理与要素市场化”“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消费者行为与组织管理”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点评专家从学术严谨性、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场交流气氛活跃,思维碰撞不断。

本次论坛紧扣“智能经济与管理”主题,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聚焦前沿问题,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互动,拓宽了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管理知识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了创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