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8日,2025年亚洲通信与光子学会议(ACP 2025)在苏召开。会议由我校主办,华为、亨通、江苏省先进光传输与网络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光纤技术与通信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市电子学会联合承办。苏州市副市长刘博,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明荣出席开幕式。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沈纲祥担任大会主席,教授蔡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来自25个国家的千余名光通信领域专家及青年学者参会交流。

开幕式上,刘博重点介绍了苏州市光通信产业的布局情况。他表示,苏州光通信产业正深度对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5G建设、千兆光网部署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保障,同时为全球通信技术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沈明荣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光通信学科建设的成果与发展规划。他强调,学校将持续聚焦基础研究前沿化、核心技术自主化、学科交叉深化三大方向精准发力,全力打造成为光通信领域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高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会上,沈纲祥代表会议组委会,全面汇报了会议的筹备历程和基本情况。
大会报告环节,组委会特邀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的Roland Ryf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的贾宝华教授、日本千岁科学技术学院的Masatoshi Suzuki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产品线的汪浩副总裁,分别以“数字相干光技术如何改变光通信与光纤传感”“原子材料与集成光子器件的激光纳米打印”“光通信系统中的变革性技术及未来展望”“人工智能时代全光网络的演进”为题,为大会全体人员带来了精彩分享。
大会精心设置多元学术议程,包括10个专题研讨会、3个工业论坛、1场特邀专题报告、4场大会报告及多场专题分会报告,吸引了大批苏州本地科研工作者及企业代表积极参与,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ACP会议是亚太地区光通信、光子学、光传感及前沿光电技术领域规模最大、享誉全球的国际性学术盛会。大会设有光纤及器件、光网络、光传输子系统、光电集成器件、微波光子学、微纳、量子光学和光传感与生物等7个专题方向。经过为期一年的周密筹备,累计收到全球自然投稿854篇,经国际评审专家严格筛选,录用口头报告299篇、海报展示326篇、PDP论文26篇,最终评选出5项优秀论文奖、5项优秀学生报告奖、5项工业创新奖及10项优秀海报奖。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我校在该学术领域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不仅为我校相关领域师生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更向全球参会嘉宾全面展现了苏州光通信产业的硬核技术实力与良好创新生态。


